文学院邀请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作学术讲座

发布者:张翎发布时间:2023-06-08浏览次数:10

528日,文学院邀请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题为《现代写作的意义》和《批评如何面对文本》两场讲座。讲座分别由徐阿兵副教授和陈培浩教授主持,文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讲座。

现代写作的意义

讲座伊始,谢有顺教授从辨析“现代”的内涵出发,以此为逻辑起点对“现代写作”进行解析。然后,谢有顺教授着眼于现代写作的意义,从四个方面阐发他的思考和看法。第一,现代写作把个人从人群中分离,让我们发现个体的独特、个性以及每一个渺小人物身上残存的光辉。第二,写作的意义还在于让地方从世界中分离出来,发现地方风俗、特点和风格,通过差异性、丰富性保存地方的经验记忆想象。第三,现代写作把记忆从时间中分离出来,通过写作的定格把某一瞬间变得醒目、难忘,而不仅仅只是流于时间长河。第四,现代写作把爱从怨恨中分离,在认识人的限度里,通过反复的追问和书写,发现人性的复杂。在这种复杂中发现人性无穷的可能性,不断拓展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最后,谢有顺教授强调当今文学写作的意义和价值,认为现代书写者也要具有一种新视野,对人性的丰富和复杂保持某种认识和警觉,对确定的东西怀有批评的姿态,以可能性的目光重新审视和思考。

讲座以谢有顺教授和陈培浩教授对谈的方式进行。首先,陈培浩教授指出当今文学批评面临过度知识化、理性化,与文本脱节的危机和困境,谢有顺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建议同学们积极寻找自己热爱的领地,在精通知识的同时培养通达的文化视野;在关于“批评如何发现文本”的问题上,谢有顺教授提出文学批评的基础是“感觉”。谢有顺教授通过举例,对文学背后的感觉做具体解释;接着,两位教授又谈到了“从事文学批评的人如何建立自己的思想资源”的问题。谢有顺教授提醒同学们要警惕阅读面的狭窄,应广泛阅读文学、哲学、历史等书籍培养思辨性和哲学素养,做到博学和精深兼备。同时要建立起阅读直觉,在阅读中学会选择、辨识和交流,在阅读中唤起联想,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链条;最后,谢有顺教授以孙绍振教授的文章晓畅、言之有物的特点入手,阐发对文学批评的文体性的思考,提出“文章千古”的观念。他提倡同学们应重视文体、通过训练达到语言的自我精细化,形成独特的风格,培养敏锐的语言感觉。

谢有顺教授还为现场提问的同学做了细致的解答,两场讲座具有通透的文化视野和文学观念,精彩的讲解给人深刻启发。最后,在大家一致赞扬与感谢声中,本次讲座顺利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