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经济学院开展了“学习分享《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巨大贡献》系列活动之二暨第二十八期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会”活动。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我校原校长李建平教授,福建蓝田书院理事长余云辉博士,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刚教授,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肖斌副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傅慧芳教授,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颜隆忠副研究员、副院长黄瑾教授,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四个单位师生代表等90余人参加了本次读书会,读书会以线上方式举行。
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我校原校长李建平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杨臻煌共同完成《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巨大贡献》一文(载于《东南学术》2020年第4期)。文章从四个阶段梳理了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所作的巨大贡献:(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资本论》培土奠基,和马克思共同为《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奠定实践、方法、政治三大基础;(2)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1867年,为支撑《资本论》的创作不遗余力;(3)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为《资本论》增光添彩;(4)1883—1895年,为使《资本论》臻于完美竭尽全力。
在分享环节中,四家单位代表分别就《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巨大贡献》四个阶段中的“一个故事”与“一本著作”进行分享和交流,生动展现了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所作的巨大贡献。
我校经济学院博士生王敢主要讲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与恩格斯历史性会见情况,并介绍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如何在对唯心主义、空想主义等进行批判斗争中逐渐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李旭娇就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1867年中恩格斯的主要经历和对《资本论》的贡献方面进行分享,并从政治经济学部分、对错误思想的批判、唯物史观视阈下的军事理论问题、革命运动、翻译著作及其问题交流等方面重点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的主要内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张鹏芸从唯物辩证法尤其是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阐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恩格斯为《资本论》方法论所作的贡献并分享了自身的学习体会,还以“鲁滨逊和星期五的故事”所引发的关于经济和政治谁是决定性因素的讨论谈了看法;张小瑛博士分享并推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系列丛书,详细推荐了其中的第八卷《〈资本论〉版本及传播研究》,深入阐释了恩格斯作为《资本论》传播者和捍卫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朱宝清对1883-1895年阶段的内容进行分享,分别从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之于城邦国家的意义三个方面讲述了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著作的理解。
随后,四家单位负责人分别对活动进行了点评。刘刚教授对硕士生朱宝清的汇报进行了补充说明,他认为《马克思古代社会笔记》等著作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知识。肖斌副教授强调《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巨大贡献》一文提供了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非常好的切入点,认为本次读书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践行课程思政,以及省内、跨省的政治经济学联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希望各单位未来在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联系。傅慧芳教授对《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巨大贡献》一文所蕴含的深邃理念及思想表示赞同,并希望在座的老师同学在读书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智慧,获得更深刻、愉悦的体验。黄瑾教授对此次读书会表示肯定,认为此次读书会跨越时空,开启了学习交流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式,并期待以后能开展更多的交流和探讨。
最后,李建平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次读书会联合了省内外三所高校四家单位,涵盖了本硕博士三个层次的学生,每个单位就“一个阶段,一个故事,一本名著”展开论述,是一次主题好、格局好、形式好的读书会。此次读书会还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论述的过程和表现的形式别出心裁;二是展示了一定的理论深度,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辩证分析上;三是在论述过程中做到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四是同学们的发言情感真挚,表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深厚的热爱之情。他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资本论》创作史的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树立坚定的立场和科学的信仰,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伟大的事业,在马克思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终生战友、马克思主义共同缔造者。通过本次活动,三校四个单位的师生共同领悟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坚定情谊、崇高的人生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各单位在分享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真知灼见之时,展现了高校与高校、学院与学院之间激烈的思想交锋和精彩的对话,激励了同学们在致敬伟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做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信仰者、实践者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