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3月18日(周一)上午9:30
地点:旗山校区人文楼1-102
主讲:李红 教授
主办:心理学院
专家简介:李红,二级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抗震救灾感动中国”全国师德标兵,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2019-2023),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3-现在),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心理学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创会主任。曾担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部长、认知与人格教育部(西南大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院长、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等职。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含教材、译著)20余部,曾两次荣获教育部一等奖。
内容提要:在1999年,Campbell曾提出对威胁刺激的敏感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坚持“Staying Alive”是一种重要机制,2021年,Benenson等进一步论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这就涉及到情绪敏感性的问题。一个人,是更加敏感好还是不那么敏感好呢?情绪敏感,往往是情绪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实际上,这却很难一概而论。不过,我们的研究一再表明,对威胁刺激过分敏感,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情绪障碍,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发现了人类对不同强度的威胁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且这种敏感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性对威胁刺激更敏感,还发现女性对几乎所有的新异刺激都保持了更高的警觉性,进而发现这种性别差异可能导致了女性相比男性有更多的情绪障碍。因此,我们应邀发表了评论文章,指出对威胁刺激的敏感性,既保护了我们的生存,但却伤害了我们的心理健康,并进而指出,传统的性别二元论无法完美解释这种影响心理健康的威胁刺激敏感性,必须综合考虑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各自的作用,才能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因此,既要“多愁善感”又要“没心没肺”才能适应得更加游刃有余。因此,保持对威胁刺激的“适度”敏感性,同时又适当地“忽略”其存在,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简言之,适当敏感时敏感助人,不当敏感时敏感害人。